1955年授衔时,韩先楚被授中将军衔,毛主席审阅后批示改变结果

2023-03-25 22:06:26

金科网 https://www.c8.cn/

1957年,韩先楚接受中央军委、毛主席的任命,前往福建,担任福州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韩先楚把家安在军区战时指挥所的坑道口外,坑道口外东侧是一栋沿着山势建筑的两层小楼,韩先楚一家人都住在这里;西侧是一个大约60平方米的平房,韩先楚就在这个房间里工作、开会,换言之,这件平房就是他的办公室兼会议室。

屋子里正中间摆放这样一个长方桌,看着比乒乓球桌还要大上一些,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三部电话:一部是加密电话,可直通军委、中央;一部是按照他的想法改制的扩音电话,能够录音;还有一部是普通的军线电话。

1966年5月,韩先楚被任命为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处书记;1967年,他担任福建省军管会主任;1968年,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成立,韩先楚被任命为省革委会主任。

图|韩先楚

他是从战火中打拼出来的猛将,讲究真实,要求十分严格,韩先楚不喜欢大而化之,强调打报告言之有物,办事情也要真干实事。

韩先楚生在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学过篾匠,在武汉做过短工,他从穷苦日子里走出来,加入红军,走过长征之路,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中,韩先楚率部激战,全歼国民党廖耀湘兵团,他带领的部队所向披靡,神出鬼没,战力极其强劲,因此被称为“旋风部队”,韩先楚也因此被称为“旋风司令”。

建国后,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为保家卫国,韩先楚义无反顾奔赴朝鲜战场,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司令员,肩负重任。朝鲜战场上,韩先楚运筹帷幄,率领部队一次次夺取战斗胜利。

汉城战役无疑是最突出的一战,1950年12月,敌军在连续遭遇多次败仗打击后,一边被迫转入防御阶段,一边又气势不减,狂妄叫嚣着要用起原子弹来,以此达到吓唬中朝军民的企图。

战事当前,韩先楚坚定地说道:“我们要好好打一仗,教训教训他们。”

得到中央军委的肯定答复后,志愿军总部迅速发起第三次战役,韩先楚指挥作战部队,向着汉城方向开始突击。

蜷缩固守的敌军一面抱怨着我志愿军的强大战力,一边疲于奔命地应战,双方激战几日后,敌军被迫后撤,韩先楚当即登上指挥车,在尚未排除完地雷的路上指挥部队向前迈进,敌军很快被歼灭,在他率领下的这一仗大获全胜。

1951年1月4日,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占领汉城。

韩先楚特意给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打了个电话:“彭总,我是不是派人送点食品给你们补过新年?”

“不要了,等战斗结束了,我敬你一杯。其他东西不要,给我留两包烟就行了。”彭德怀在电话另一头笑着说道。

图|汉城战役

韩先楚的威名远扬,成为朝鲜战场上让敌军闻风丧胆的存在。不过1953年,韩先楚由于胳膊上的伤病回到国内治疗,朝鲜战场上留下属于他的战斗传奇。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作为韩先楚将军手下败将的范佛里特亲自前往韩先楚的家乡湖北红安参观,范佛里特之前是美军第八集团军司令,在朝鲜战场上败给战将韩先楚。

几十年后,他特意前往湖北红安,想看看韩先楚的家乡究竟是什么风水宝地,养育出他这样的人才。出现在范佛里特眼前的,是一个不大的农村,是一群淳朴的农民,这里没有他想想中的恢弘与豪华。

范佛里特忍不住感叹:“想不到韩将军竟出生在这样的地方,就算是穷人也能办成大事呀!”他没有在红安停留多年,之后悄然离开,恐怕这里带给他的感受是震撼的,是充满力量的。

图|韩先楚

韩先楚虽然生在贫苦之家,但他在革命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他的作战水平都是在一次次战斗中成长起来,为此他甚至不惜“违抗军令”,这恐怕是很多人都难以做到的。

早在1936年,当时韩先楚是红78师师长,中革军委决定,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率军西征甘肃、宁夏等地,扩大新根据地,韩先楚参与了西征。

当部队行至定边城关时,提前做工作的侦察员报告:城内有国民党军马鸿逵部的一个骑兵营。这个敌军骑兵营既不打枪骚扰,也不主动出击,而且也没有逃窜。

团政委刘懋功分析他们是不敢弃城逃跑,也不敢贸然出手,韩先楚赞成刘懋功的看法,决定主动出击杀敌:“这城墙虽坚固,但并不高,准备云梯,可以攀登,完全有把握消灭守敌。”

他立刻给彭德怀发起电报:“敌惧我歼,攻城可克,我师决计克城歼敌,望速核复。”开始进行作战准备,但彭德怀的命令却没有支持他的想法,而是指示:“继续绕道前进。”

韩先楚心中充满矛盾,如果打,那么就是违抗了命令,如果不打,可能会错失大好机会,将来再拿下定边可能就不容易了。在思虑许久后,韩先楚没有听从彭德怀的命令,做出决定:“打!”

最终在韩先楚的指挥、红军战士的英勇作战下,敌军骑兵营被全数歼灭,他所率领的红军队伍成功拿下定边。

虽然他没有听从彭德怀的命令,但战后彭德怀还是发来贺电:“你们灵活机动,攻克定边,庆祝胜利!防务移交给宋时轮和宋任穷领导的红28军,你们继续向盐池侦察前进。”

韩先楚将军胆识过人,有勇有谋,有自己的想法,做事严格认真,在很多次战斗中他都证明了自己的军事实力。曾有人问许世友将军:“众多将领中,你最佩服谁?”

“韩司令。”许世友不假思索地回答出口,他口中的“韩司令”,就是韩先楚。

图|韩先楚夫妇

毛主席也十分欣赏韩先楚,1955年在授予军衔时,韩先楚的军衔原本是按照中将军衔上报的,毛主席审阅名单,特意批示:“韩有功,中晋上”,对韩先楚的贡献深表肯定,后来在正式授衔时,韩先楚被授予上将军衔。

就是秉承着这样认真谨慎、鞠躬尽瘁的精神与原则,韩先楚一路从烽火岁月走到和平年代,当他走下战场又迎来新的使命,职务变了,精神长存。做了福州军区司令员后,他对福建的发展同样保持着严谨、认真、务实的态度。

为解决老百姓吃饱饭的问题,韩先楚坚决表示:“深入实际搞调研,把家底子摸清楚。”一方面,他对福建各地、市、县都做出严格要求,深入实地地关切百姓生活;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亲眼去看、亲自去跑,除了留下来开会,他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到基层去。

一般韩先楚到百姓中间去,考虑到出行安全等问题,相关部门会提前安排好行程,但韩先楚往往都不会按照预先计划行动,看什么,不看什么,他心中有“战略”,短短几年时间,韩先楚一连跑了数十个县市。

图|韩先楚(右一)

而且为防止“灯下黑”的情况,他只要人在福州,总要抽空去农村、街道、工厂、机关单位、以及一些公共设施去实地巡察,及时了解、处理事情。他常常早上5点起床工作,到晚上12点以后

跟随韩先楚多年的秘书回忆:

“在跟随韩先楚工作的那些日子,特别是他任福建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的6年多,在我的生活字典里没有‘8小时’,没有‘星期日’,也没有‘节假日’等字眼。”

韩先楚是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但却在福建这片土地上倾注了近20年的心血,他在这里生活、工作,“他乡是故乡”,福建俨然已经成为他的第二个故乡。

韩先楚原本以为,自己接下来会一直在这片熟悉的地方待下去,他怎么也没想到,60岁的他还会被调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去。1974年初,韩先楚离开待了近20年的福建,前往兰州,担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韩先楚(前排右二)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洛江生活网版权所有